當前位置:首頁 >  運營 >  產品運營 >  正文

如何通過一次完美的用戶調研來打造超級產品

 2020-11-06 09:52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用戶調研是打造超級產品最常用的方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卻很少有文章能夠系統(tǒng)地說明如何通過一次完美的用戶調研來打造超級產品,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叨叨如何通過用戶調研打造出屬于自己企業(yè)的超級產品。

01

鎖定核心用戶群體

在早期的調研中,企業(y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鎖定核心用戶群體,因為我們的產品面向的是不同群體用戶的需求,換句話說,調研不同的用戶群體他們的用戶需求必定是不同的。而你的產品不可能滿足所有用戶群體的需求,因此,鎖定核心用戶群體變得尤為關鍵。

那么哪類用戶群體能夠被稱之為核心用戶群體呢?

據艾老思公眾H的文章所寫,核心用戶群體必定是高頻使用產品用戶。

根據核心用戶群體的類型更深入地了解用戶需求。

鎖定核心用戶群體,能夠讓問題更加聚焦。

用戶調研對于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有著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使命。在打造超級產品過程中,企業(yè)可以根據調研結果獲得不同的用戶需求,并為他們系統(tǒng)地提供解決方案,產品上線后可以通過收集用戶反饋持續(xù)迭代產品提高用戶體驗。

無論是從用戶的觀點和行為、通過驗證假設或者量化結果,在此之前企業(yè)要明確調研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毫無目標的調查都是低效且具有干擾性的。

很多企業(yè)都習慣問用戶:“你想要什么功能的產品?你認為這個功能怎么樣?”這樣類似的問題,卻不知道這樣是把用戶往錯誤的方向帶。有時候用戶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想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而已、正確的做法是通過用戶對產品的描述以及使用習慣建立產品框架或改進,因此,在用戶調研過程中必須設定每一次調研的目標,再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展開。

02

明確用戶調研的形式

關于用戶調研的方式很多,通常有這幾種方法: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讓用戶參與設計、問卷調查、A/B測試、焦點小組等.....每個方法都有優(yōu)缺點,因此,在產品的不同階段就得選擇適當?shù)姆椒?,在這里適當指的是適合企業(yè)規(guī)模和產品規(guī)模的方法。

1)用戶訪談:在訪談中與用戶進行深入交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用戶的信任以及獲得他們的真實想法,通常用于解決還未解決的問題、有了目標后對核心用戶群體的提問也要經過仔細的打磨和推敲。

2)問卷調查:這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調研方法,問卷調查的優(yōu)勢在于范圍夠廣,能夠獲得更多用戶的反饋便于數(shù)據分析、缺點就是不夠深入,畢竟問卷上大部分會出現(xiàn)左右用戶的回答。因此設計一份合理的問卷能夠直接影響到調研的質量。

據艾老思公眾H的文章所寫,一份優(yōu)秀的問卷主要包括這兩大方面:問題類型和篇幅。通常一份問卷不適合超過十五分鐘,而且設置的題目應該是盡量具體不空洞。在設置問題方面盡量避免選擇封閉式的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容易誤導用戶,從而產生不夠準確的結論。

除此之外,半封閉式與開放式問題的好處在于該類問題能夠讓用戶產生更多的思考,讓企業(yè)獲得更準確的信息。

03

關于超級產品

超級產品:以產品為驅動力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轉型、增長或落地。

用戶調研:為打造超級產品助力的一種方式,幫助企業(yè)更加了解用戶需求,通過改進產品為用戶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yè)可以采用情景調查的方式,說白了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平時使用產品的場景,看用戶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是如何使用產品的。這樣的做法讓企業(yè)對用戶需求有更直觀的認識,并且容易獲得一些被忽略的細節(jié)。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只能多思考,努力總結出整個產品的發(fā)展方向,找到脈絡。

不僅如此,通過上述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將各個問題的順序根據產品邏輯進行調整,想要快速獲得調研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建立“問題組”,循序漸進地切入用戶的真實想法,具體的方式可以采用艾老思公眾H所寫的金字塔結構、菱形結構和漏斗結構來組織。

1)金字塔結構:這是一種歸納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企業(yè)會提出非常具體的問題,以封閉式的問題開始,然后使用半開放式的問題鼓勵用戶以通用的回答對問題進行拓展。如果你認為用戶還不在狀態(tài)需要對這個話題進行預熱時,就可以使用金字塔結構。一旦想結束問題,同樣也可以使用金字塔結構組織問題的順序。

2)菱形結構:菱形結構是金字塔結構和漏斗結構的結合體,通常是以非常明確的問題過渡到通用問題,最后根據一個結論進行深入。企業(yè)會采用簡單、封閉式的問題為調研做鋪墊、隨著問題的拓展向用戶提出并不具備“通用”答案的問題。根據用戶的回答,可以再次深入某個問題得到明確的答復,進行驗證。

3)漏斗結構:作為一個演示過程,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將問題逐步聚焦,以開放式問題開始,逐漸用封閉式問題縮小可能的回答。漏斗結構為開始提供容易且輕松的途徑,當用戶對這個話題有所反應時可以根據用戶的回答決定問題的深淺程度。

04

總結

通過用戶調研,研究用戶行為獲取用戶的想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產品為用戶帶來價值,從而造就超級產品的誕生,為企業(yè)增長助力。

如果我們將用戶需求比作一條河水,那么我們通過調研得到的往往是河流下游的答案,換句話說就是能夠看得見的需求、通常是用戶遇到問題后他們能夠想到的功能等。但想要成為巨頭的企業(yè)可不僅僅是解決用戶當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占領河水的源頭,也就是用戶的真實需求,該類需求可以是用戶還未意思到的需求和看不見的需求。

該類需求需要企業(yè)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構想出用戶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調研后企業(yè)需要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設想,再不斷去進行實踐和驗證。

研究用戶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需求?是基于什么樣的狀態(tài)與心理的前提?是否值得滿足該類需求,對需求的分析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用戶調研可以在產品不同階段獲得用戶不同的想法,打造超級產品并不一定需要滿足所有用戶群體的需求,產品必須找到屬于自己的特性和定位。平衡好產品定位和用戶需求的關系,在符合用戶習慣的前提下,突出產品特性并且讓更多用戶接受,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