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chuàng)業(yè)頭條
  2. 前沿領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人工智能的2022:技術的價值在于生產力

 2022-12-28 11:05  來源: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人工智能在2022年的境遇,就像一場過山車之旅。

年初時的蕭瑟氛圍猶在昨天,一家家人工智能企業(yè)交出慘淡的業(yè)績報告后,唱衰聲迅速彌漫了整個行業(yè),幾乎所有人工智能獨角獸都在被逼問何時盈利,整個市場的風頭早已被元宇宙搶去。

可到了年末的時候,外界似乎重新對人工智能燃起了興趣?;鸨槿虻腃hatGPT頻頻成為科技媒體的焦點,再加上已經出圈的AIGC,人工智能概念再次出現井噴,重新成為資本的寵兒。

新概念誕生時的興奮與沖動,落地遇阻后的沮喪與悲觀,這場群體悲喜劇的背后,似乎有必要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能的價值到底在哪里,人們追逐的是奇幻的海市蜃樓,還是正在發(fā)生的現實?

終歸還是要回到生產力的話題上。

01 人工智能的廟堂與江湖

回顧人工智能的進化史,總是離不開一些有紀念意義的大事件。

比如圖靈在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給出了判定機器是否“智能”的方法;約瑟夫·魏岑鮑姆和肯尼斯·科爾比,在1966年開發(fā)了世界第一款可人機對話的機器Eliza;杰夫·辛頓和他的兩名學生在2012年的 ImageNet圖像識別比賽上拿了冠軍,由此開啟了深度學習的黃金十年……

這樣的敘事邏輯并不讓人陌生,大多數行業(yè)都喜歡從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定格技術不斷向前演變的瞬間,然后在機緣巧合下成為坊間討論的焦點。再聚焦一些的話,每到了年初的時候,科技巨頭們都會給出一份長長的榜單,預測下一年的技術風向標,即便有時候會夾帶一些“私貨”。

從“廟堂”的視角審視行業(yè)的變遷并沒有錯,而且在很多時候不乏合理性。就像ChatGPT與AIGC的例子,2014年誕生的對抗生產網絡GAN、2020年被OpenAI公開的GPT-3語言模型,再到千億級大模型的軍備競賽,都是AIGC一夜走紅的注腳,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前沿創(chuàng)新的魅力所在。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視角,即遠離“廟堂”的“江湖”。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工程師,將人工智能的觸角伸到了不被關注的“角落”,不是鎂光燈下的自動駕駛,也不是話題性十足的數字人,而是紡織廠里不為人知的質檢產線、超市里鮮有人注意到的貨架、園區(qū)里不曾被注意到的配電房一角……

和重人才、重學術、重投入的“廟堂”相比,“江湖”中流行的是另一種創(chuàng)新范式:沒有著作等身的學術大牛,只有鉆到生產車間改代碼的程序員小哥;沒有海量的大數據,卻可以拿到一手的生產數據打磨算法;錯失了沉甸甸的行業(yè)大獎,但幫助一些傳統行業(yè)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

或許這才是新一輪工業(yè)革命的“全貌”。就像人們記住了改良蒸汽機的瓦特,遺忘了將蒸汽機裝上火車、輪船、印染機的無名英雄們。作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技術,人工智能注定也會是一體兩面的景象。

所以在年末盤點的時刻,在驚人的融資數字、龐大的技術專利、現象級的新概念沖擊人們的眼球前,似乎有必要將一些注意力留給“江湖”里的潛行者們,比起光鮮的前沿創(chuàng)新,落地應用同樣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2 被低估的垂直場景創(chuàng)新

按照知名咨詢機構Gartner的說法,任何一個行業(yè)、企業(yè),只要有場景、有積累的數據、有算力,都可以落地人工智能應用。

這樣的斷言正在不計其數的垂直場景中被驗證。也許和AIGC描繪出的誘人前景相比,人工智能在垂直場景的創(chuàng)新不夠“性感”,甚至場景本身就缺少話題性,隱藏的價值卻不應該被忽略。因為一些原本和人工智能毫無關聯的行業(yè),正在技術的作用下煥發(fā)新的生機,讓外界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效率提升。

其中有千億級科技巨頭的長尾化探索,有明星獨角獸的商業(yè)破局,也有一些游離于主流視野的實力派選手。

浙江杭州的一家紡織車間里,過去化纖絲錠的質檢全靠人眼,檢測員需要拿著強光手電筒逐錠檢查,每天最少人工檢測2500錠絲錠,許多女工進廠半個月就離職了。后來這家企業(yè)引入了百度智能云的智能質檢,曾經的質檢女工幫助工程師在產品上標注出各類缺陷,交給人工智能進行深度學習,最終用一臺臺工業(yè)相機解放了質檢產線上的女工,檢驗效率相比人工質檢提高70%。

江蘇蘇州的一個辦公園區(qū)中,因為園區(qū)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大部分服務都依賴人力,唯一的一家便利店每天要安排3名員工輪崗。云拿科技為該園區(qū)打造了無人店解決方案,基于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提供自動結算服務,精準記錄顧客在店內的購物行為,走出閘機時能夠通過無感支付自動扣款,購物效率比傳統收銀提升了5—10倍,“拿了就走”的購物方式深受園區(qū)內顧客的好評。

山東濟南的一家三甲醫(yī)院,耗材倉庫里還在使用條碼掃碼、記賬PC等初級工具進行管理,雖然安排專人定期盤點庫存,管理效率與賬物相符率依舊不夠理想。云拿科技將“無人店”的技術和經驗運用在了醫(yī)藥耗材倉庫中,工作人員刷臉進入后,系統會自動確認領料單,待領物料所對應欄位上的電子價簽將自動閃爍提示,領取物料離開后,系統還會自動進行出庫處理、更新庫存數量,整體效率比傳統流程提升了400%—900%。

可以找到的例子還有很多,而且折射出了經驗復用、舉一反三的一幕。個中原因其實并不難理解,人工智能的新浪潮已經延續(xù)了十年時間,有些在商業(yè)化落地的過程中“胎死腹中”,也有些忽略了成本優(yōu)勢而曇花一現,那些默默在垂直場景中落地、生根、發(fā)芽的應用,恰恰是經住了市場需求考驗的產物。

03 技術的價值在于生產力

同時也印證了一個屢試不爽的邏輯:商業(yè)化的成敗不在于聲量大小,只有直面市場需求、創(chuàng)造實際價值,才有可能兌現商業(yè)潛力。

回到當下的語境里,人工智能新概念的風靡,勢必會再次催生資本市場對于人工智能企業(yè)的信心。至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已經揭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yè)的數量已經超過23000家,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yè)近4000家,2022年前8個月的融資規(guī)模仍處于較高水平,其中人機交互領域的投融資金額同比增加32%。

并非是想為市場潑冷水,而是在市場由冷轉熱時,應該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跟風式的理想主義。

比如對商業(yè)藍海的認知亟待轉變。以往對藍海的認知,常常和新技術相提并論,新技術開辟了新賽道,進而出現了誘人的機會。典型的例子就是AIGC,鑒于AIGC豐富的“想象力”和驚為天人的“創(chuàng)作能力”,將在藝術創(chuàng)作、插畫、影視編輯等領域產生變革效應,不排除會沖擊傳統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工作崗位。

然而在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權衡中,許多人癡迷于不確定性編織的美好愿景,選擇性忽略了確定性的機會。就像前面提到的無人店和無人值守領用倉的例子,人工智能與垂直場景的碰撞,早已詮釋了新技術帶來的生產力,而同樣的場景還有煙草巡檢、零售、金融、企服、教學實訓等等,填補垂直場景的空白,驅動技術的價值落地,同樣是一片藍海。

再比如對企業(yè)潛力評估的重新理解。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工智能行業(yè)推崇的都是勇闖無人區(qū)的技術探索者,低估了另辟蹊徑在垂直領域中落地實戰(zhàn)的后發(fā)先至者,以至于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優(yōu)質標的。

畢竟在應用的維度上,人工智能越來越像生活中的水電煤,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深入到大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身處其中的企業(yè)不應小覷。以云拿科技為例,正是將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多傳感融合等技術應用于零售、醫(yī)藥、煙草等實體場景,利用場景化的行業(yè)解決方案解決真實存在的痛點,實現了別具一格的差異化創(chuàng)新。

不可否認的是,所有被時間沉淀下來的技術創(chuàng)新,無不以提升生產力為前提,或是改善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和體驗,或是重構商業(yè)模式、推動行業(yè)升級,最核心的指標多半是以生產效率來衡量。

作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驅動技術,人工智能自然也不會例外,真正需要外界關注的企業(yè)無外乎兩類:一類是生產力的創(chuàng)造者,比如“廟堂”中引領創(chuàng)新風向的企業(yè);一類是生產力的驅動者,技術和場景融合將是生產力變現的必由之路。

04 寫在最后

回顧前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歷程,都是在不斷優(yōu)化、修正、迭代中螺旋式上升,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最后改寫了經濟增長引擎。

人工智能行業(yè)遵循著同樣的范式,能否解決長尾應用中的一系列痛點,能否降低人工智能生產要素的成本,能否跑通規(guī)?;膭?chuàng)新與賦能,既是洞見人工智能價值的底層邏輯,也是丈量人工智能企業(yè)的終極參考。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人工智能

相關文章

  • IoT開發(fā)者為王,涂鴉智能硬核“靠邊站”

    IoT盛宴:涂鴉向下,產品向上

    標簽:
    人工智能
  • IPO觀察丨黑芝麻智能遞表港交所,車芯行業(yè)已邁向量產決戰(zhàn)期?

    雖然我國汽車芯片行業(yè)還處在發(fā)展初期,但已經迸發(fā)出無限潛力。一方面,智能汽車的發(fā)展不斷帶動需求增長;另一方面,政策引導下,汽車芯片企業(yè)持續(xù)搶占高地。對此,在7月5日-7日舉辦的2023年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就做出表示,“中國將成為未來汽車芯片發(fā)展的集聚地”。車規(guī)芯片行業(yè)近日的

    標簽:
    人工智能
  • 倒計時2天丨云天勵飛將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辦。云天勵飛將在大會上展示自主設計開發(fā)的新一代邊緣計算芯片DeepEdge10系列SoC芯片,并公布“天書”大模型的最新動態(tài)。歡迎蒞臨上海世博展覽館H1-C801展臺參觀交流!同時,云天勵飛也將與中國電子、中國信通院、華為等合作伙伴,在WAIC的舞臺

    標簽:
    人工智能
  • 酷學院智能產品發(fā)布會:引領中大型企業(yè)學習新潮流

    近日,酷學院智能產品發(fā)布會在深圳閃亮登場。近200位現場觀眾和近萬人次在線觀看,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發(fā)布會上,酷學院引領大家探索企業(yè)培訓學習和人才發(fā)展領域的新高度,并揭幕其全新的產品智能升級和突破。酷學院產品負責人徐晨通過形象生動、邏輯嚴謹的講述,揭曉了全新的智能企業(yè)培訓和人才發(fā)展平臺,以

    標簽:
    人工智能
  • 青少年在科創(chuàng)新活動中受益:人工智能教育開啟未來的可能性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都受到了深刻影響,特別是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已經成為當今不可忽視的重要課程。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推動科技跨越發(fā)展、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在這個背景下,中小學教育已經將人工智能作為重要學習內容,并將科技

    標簽:
    人工智能
  • 吳林林專訪黃錦輝:年輕人要像懂中文一樣懂A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會嘉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IAEPC聯合發(fā)起人黃錦輝先生。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黃錦輝教授勉勵年輕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語一樣懂AI,

  • 本以為DeepSeek天下無敵了,沒想到Manus更猛

    昨天新出了一個AI,據說比DeepSeek還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經有10萬人在排隊申請Manus邀請碼了,而且它邀請碼已經炒到10萬了。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90后畢業(yè)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體產品出現了,名叫Manus

    標簽:
    ai智能
  • 別讓DeepSeek成了造謠者的“白手套”

    謠言肆虐,擦亮眼睛

  • 庫克已納投名狀:蘋果AI沒得選,只能選百度

    蘋果16弄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專門給中國人用的,準備用百度的AI,還要交錢。第二個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臺灣、香港、澳門都可以用。以后都這樣了。好,問題就出在這,蘋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現問題了,新聞連起來看,才能明白其中含義。新聞一:蘋果正在和騰訊、字節(jié)初步接洽,考慮將二者的AI模型

  • AI加速時代的“進度條”,我們撥動了百分之幾?

    “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轉變,這一切給人類歷史帶來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奇點。我們曾經熟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陌生?!庇嬎銠C之父約翰·馮·諾依曼曾這樣說到。

    標簽:
    ai智能
  • AI視頻賽道,要變天了

    “毀滅你,與你何干?”,這是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里用來形容人類與三體人之間的戰(zhàn)爭的一句話。

    標簽:
    ai智能
  • “創(chuàng)造市場”與“算法進化”,中美AI競速的岔路口

    “人工智能的商業(yè)模式,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市場,而非一個算法”。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觀點。而當前的全球AI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中美雙方,卻也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技術路徑,前者執(zhí)著于前沿技術的探索,后者則發(fā)力應用優(yōu)化和商業(yè)化落地。南轅北轍的兩個方向,或許已經無法直接進行排位先后、優(yōu)

    標簽:
    ai智能
  • 智能體進化發(fā)展了一年,現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智能體進化發(fā)展了一年,現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從實在智能最新發(fā)布的實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級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這款AIAgent真的實現了流程全自動化AIAgent構建到執(zhí)行全自動化,持續(xù)進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體應用門檻實在智能重磅發(fā)布實

  • 崔大寶:大模型降溫背后的難點、卡點、節(jié)點

    崔大寶|節(jié)點財經創(chuàng)始人進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勢:資本市場,與之關聯的概念炒不動了,英偉達股價動輒暴跌重挫,引發(fā)“泡沫戳破”的擔憂;消費市場,BATH們的推新活動少了,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眾的關注度降了……熱鬧的大概只剩下兩場酣仗:自5月15日字節(jié)跳動宣布“以厘計費”,打響國內大模型

    標簽:
    大模型
  • 這一屆“出道”的數字人,已經拿捧上了“鐵飯碗”

    文|智能相對論作者|陳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業(yè)單位發(fā)錄取公告了!壞消息!他們沒錄你,錄了個數字人。圖片來源網絡隨著數字人技術的突破,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yè)和機構開始用上了“數字員工”。甚至很多中國人心心念念的“鐵飯碗”,也被這些數字人給捧上了。數字人捧上了“鐵飯碗”簡單翻看一下全國各地事業(yè)單位的“錄

    標簽:
    數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