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螳螂觀察
文 | 易不二
近幾年,戴森不怎么香了。
根據增長黑盒統計的數據,從戴森內部三大品類增速來看,進入2019年以后,空氣凈化器和吸塵器都出現了明顯的負增長,僅吹風機能夠勉強維持正增長。尤其是以吸塵器為首的清潔除塵品類,對天貓的GMV貢獻從2017年開始,就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滑趨勢。
一個顯著的影響因素是,在國貨崛起的大背景下,智能清潔賽道的新品牌強勢崛起,以科技屬性、技術實力,將自身的發(fā)展嵌入到時代的技術敘事中。
據《2021中國新消費新國貨品牌TOP100排行榜》,上榜的100個品牌有10%屬于智能家居賽道,添可、石頭、追覓、云鯨四個品牌位列其中。
其中,攜帶極客基因,被稱為「研發(fā)狂魔」的追覓,截至2021年底的研發(fā)投入占營收比重10%,是同行業(yè)的1-3倍。也正因為如此,追覓2021年拿到36億人民幣C輪融資,創(chuàng)下了智能清潔行業(yè)的歷史融資金額新高。
如今的追覓,已經成為與海外品牌分庭抗禮的國產品牌第一梯隊的領頭羊。
「研發(fā)狂魔」的技術突圍
對于智能清潔產品來說,提供動力的馬達,是相當于人體心臟的存在。馬達轉速越高,吸力越大,產品的使用體驗越好。
戴森帶來的技術革命,來自于自主研發(fā)了世界上最小的高速馬達,并實現了量產,進而賦予了戴森不斷嘗試其它類別產品的能力。
在《發(fā)明:詹姆斯·戴森創(chuàng)造之旅》一書,戴森就表示:“如果我們能制造出這種革命性的馬達,那么進一步考慮,我們就能制造出更輕、更小、更高效的吸塵器,也許還能制造出其他產品。”
以馬達為技術突破點,并應用在清潔除塵、個人護理、環(huán)境電器三大品類上,戴森在很長時間內,不僅壟斷了中國高端小家電市場,還卡住了國產品牌向上發(fā)展的技術脖子。
直到2017年,追覓自主研發(fā)的高速馬達問世,智能清潔國貨品牌終于出現了由硬科技突圍的高端化發(fā)展通道。
高速馬達有一系列指標,除了轉速之外,還有一個是啟動時間:啟動時間越快,響應速度就越快。
當時市面上的高速馬達啟動時間在900 毫秒以上,追覓的工程師用 2 周時間,把馬達的啟動時間縮短為 180 毫秒,是以前的 1/5。
而在馬達的轉速追求上,追覓身上的極客精神盡顯。俞浩表示:“在高速馬達上,同行做到5萬轉、10萬轉的時候,我們就做到了15萬轉,甚至是18萬轉,做到世界第一水平。”
而為了掌握高速馬達這一核心技術并量產,追覓花了 2 年時間。之后,才運用到了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吹風機等產品上。這也是為什么,追覓的產品幾乎都是「上市即爆款」。
俞浩把追覓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標行業(yè)標桿;第二個階段,成為行業(yè)標桿;第三個階段,做標桿企業(yè)沒有涉及的方向,開拓新賽道。
如今,追覓在成為智能清潔的頭部品牌之后,開始探索豐富的智能居家生活場景,比如廚電、個護,甚至戶外等場景。
追覓之所以不斷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在于其在高速馬達這一核心技術上成為行業(yè)標桿之后,仍在不斷突破自我。一方面,追覓以18萬轉的高速數字馬達技術突破了“臨界速度”,同時在積極儲備20萬轉的技術 ;另一方面,追覓科技自建的黑燈無人自動化工廠,做到了量產16萬轉、試產18萬轉高速馬達。
兩組數據可以說明追覓硬科技突圍的結果。
截至今年4月底,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2248件,其中發(fā)明專利申請多達658件,PCT申請145件,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216件。這是同行的數倍。
截至目前,追覓1800多名在職員工當中,70%是研發(fā)技術人員,公司每年的研發(fā)投入占比超過銷售額的12%。這也是同行的數倍。
這也是為什么,追覓從誕生之初,就能夠立足于全球市場,與海外品牌一起參與國際化的競爭,并且能夠在海外市場的售價與海外高端品牌處于同一價格帶的情況下,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當然,在國內市場,追覓也獲得了資本和用戶的雙雙青睞。追覓創(chuàng)下了智能清潔行業(yè)的歷史融資金額新高之外,2021年雙十一期間,追覓也以突破1億的銷售額刷新了歷史紀錄。
中國科技品牌崛起的序曲
從追覓的發(fā)展路徑,不難看出,中國品牌只要解決了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在參與全球競爭、帶動產業(yè)鏈發(fā)展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盡管長期以來中國都在為國外品牌做代工,但中國原本就是一個制造大國、科技大國,擁有完整成熟的制造產業(yè)鏈。這也就使得中國的科技品牌一旦掌握了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后,就能夠借助完整成熟的制造產業(yè)鏈迅速攤薄研發(fā)成本,并趨勢實現從制造到智造,從代工廠到自主品牌的爆發(fā)。
追覓成為一個行業(yè)標桿品牌,已經驗證了靠技術獲得利潤,崛起品牌的路徑。
一方面,業(yè)內有消息透露,追覓用低于兩倍的技術成本,研究出了海外知名品牌的技術;另一方面,俞浩公開表示過,追覓創(chuàng)立至今沒怎么過多的花錢,因為有銷售的第一天就掙錢了。
追覓的利潤,從年年暴漲的營收里就可見一斑。2018年,追覓推出的第一代產品無線吸塵器V9,18888臺產品6天時間售罄,銷售額突破1500萬;2019年,追覓營收超過了5億元;2020年更是暴漲至20億元;而2021年,追覓僅用半年時間就實現了接近2020全年的水平,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0%。
而隨著追覓未來不斷突破高速馬達的技術,并將這樣的技術應用到更豐富的生活場景,追覓又將實現更大的業(yè)績爆發(fā)。
這樣的成績,對于追覓來說,是進入“成為一個廣義機器人的科技公司”的序曲,畢竟追覓擁有“以高速馬達為代表的心臟,以智能算法為代表的大腦”,在最強的“心臟”和“大腦”的組合之下,追覓的發(fā)展觸角將可以延伸到更寬廣的領域。
追覓把自己“長期定位為一個廣義機器人的科技公司”,并已經研發(fā)出了以機器狗為代表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在疫情期間賦能當地政府進行科技防疫工作。這也意味著,最強的“心臟”和“大腦”,追覓已經邁出了探索廣義機器人的堅實腳步。
追覓的崛起,更是為中國科技品牌的崛起譜寫了序曲。
俞浩非常篤定“未來5-10年中國一定會出現一批走向全球的科技品牌”。
關鍵因素還是在于,中國品牌能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核心技術帶來的復利效應 ,讓自己活得更好,然后能更大程度地投入到的技術壁壘的構建,以此循環(huán)往復,帶來中國品牌的產品力的飛速提升,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占據屬于中國智造的地位。
而中國品牌在靠技術崛起的過程中,要經歷的階段,俞浩也根據追覓的成長經歷,給出了值得借鑒的“現代科技企業(yè)”的使命:第一,突破核心技術;第二,有了技術突破后,如何創(chuàng)新性的做面向未來的產品、正向的開發(fā),是需要思考的;第三,不斷提升品質;第四,建立面向全球的銷售渠道;第五,一以貫之的加強品牌文化建設。
中國智造的崛起,中國品牌的林立,呼喚來自各行各業(yè),千千萬萬個技術自立的品牌。
參考資料:
《9000字深度拆解戴森:「爆發(fā)增長」與「戰(zhàn)略失察」啟示錄 》增長黑盒Growthbox
《追覓科技俞浩:在不做飛機的日子,我們還能做些什么?》谷倉新國貨研究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chuàng)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yè)(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qū)塊鏈等領域。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