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chuàng)業(yè)頭條
  2. 前沿領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當“AI”對上“AI”,騷擾電話能否被扼殺在“苗芽”

 2021-03-09 10:30  來源: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文|智能相對論(aixdlun)

作者| 青月

“您好,先生,買房嗎?”“有貸款需求嗎?”“買保險或者理財產(chǎn)品嗎?”

不勝其煩的廣告推銷電話,工作會議中突如其來的不明來電,暗藏陷阱的詐騙電話,各式各樣的騷擾電話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時至今日,隨著AI技術的提高和普及,在造福人類的同時,給社會帶來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就比如騷擾電話也開始利用AI。當毫無情感、不知疲倦的機器人成為騷擾電話撥打者時,手機用戶愈發(fā)的不堪其擾。對此,“智能相對論”將從多個角度重新審視騷擾電話這個行業(yè)。

騷擾電話,屢禁不止的“附骨之疽”

“春節(jié)結束以來,我平均每天都要接到一個騷擾電話。”張進向“智能相對論”抱怨說“有問小孩子要不要報英語班的,也有推薦股票的,可能是春節(jié)結束騙子們又開始沖KPI了。”

雖然張進先生的述說很值得同情,但事實上,這樣的經(jīng)歷在國內(nèi)極為常見。

360聯(lián)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的《2020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2020年360手機衛(wèi)士共為全國用戶識別和攔截各類騷擾電話約224.3億次,平均每天識別和攔截騷擾電話約0.6億次。在電話邦近日發(fā)布的《2020年度騷擾電話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騷擾電話標記總量超2.63億次,相比2019年的1.9億次標記量上升了38.42%。

當然,騷擾電話并不是中國的“特產(chǎn)”。據(jù)悉,截至2019年底,美國的用戶已經(jīng)收到了大約600億個垃圾電話。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更是騷擾電話的“重災區(qū)”。

騷擾電話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困擾,背后的經(jīng)濟安全隱患更令人生恨。

《2020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360手機先賠”共接到手機詐騙舉報2656起。其中被舉報詐騙1340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520.2萬元,人均損失11345元。其中,金融理財、虛假兼職、身份冒充、交友、賭博*為詐騙高發(fā)區(qū)。

金融理財類詐騙是舉報人數(shù)最多的詐騙類型。在所有詐騙申請中,金融理財占比最高達23.4%。涉案總金額來看,金融理財類詐騙總金額最高,達482.9萬元,占比31.8%。

從受害人所遭遇的詐騙類型來看,各個年齡段均有自己的顯著特點。00后受騙人數(shù)較多,但是人均損失較低,容易遭受網(wǎng)絡兼職、網(wǎng)游交易等詐騙;90后舉報最多的詐騙類型為金融理財、虛假兼職;80后更容易陷入網(wǎng)絡借貸的陷阱。

90后陳峰自稱是騷擾電話的“資深”受害者,他對“智能相對論”說道:“在每天多次騷擾電話的荼毒之下,再聰明的人也難免有放松警惕的時候。”

陳峰2019年6月大學畢業(yè),據(jù)他所說,在2020年1月份時,他接到自稱是京東金融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在大學時期辦理過京東金融的借貸,但是一直沒有用過該額度,現(xiàn)在國家要回收,幫他注銷掉,不然就會影響個人征信。

因為確實有辦理過京東金融的賬號,于是在陳峰同意后被拉到了一個QQ群內(nèi),先是被告知需要一個收款二維碼,又說要撥打一個電話(實際上是呼叫轉移),最后在騙子的遠程操控下,他刷空了銀行卡及花唄、借唄、微粒貸等多種貸款方式,共計8萬元。

作為一個受到過高等教育、智力正常的大學生都被一步步套牢,更別提每天該有多少普通人被欺騙。更糟糕的是,人們曾經(jīng)信賴的標記、封號等技術手段,在AI加持的騷擾電話眼中也開始變得形同虛設,令人防不勝防。

“騙術”升級,騷擾電話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車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為了騙你的錢能有多努力!”

針對騷擾電話的標記、監(jiān)管,詐騙者的技術也在升級。舉個例子,一位“AI尊享云智能電話機器人”的銷售人員曾經(jīng)披露,一套智能電銷系統(tǒng)的費用是一年1313元,智能語音的話術設置每套300元。系統(tǒng)一天能外呼1000多個電話,每一次呼出的號碼都是隨機的,且能保證線路不被封號。

“智能相對論”總結出AI騷擾電話的幾個優(yōu)勢,首先,由AI尊享云智能電話機器人可以看出,這類技術成本低、效率高,在用人成本高漲的今天迅速普及并不奇怪。

其次,詐騙分子利用GOIP、“多卡寶”、“絡漫寶”等呼叫轉換設備,通過遠程控制、機卡分離方式撥打電話、收發(fā)短信,加大了技術監(jiān)測與溯源查處難度。

最后,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shù)據(jù)挖掘等新技術應用于詐騙實施后,有的產(chǎn)品能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甚至能做到搜索WiFi信號時捕獲對方的MAC地址,再與后臺大數(shù)據(jù)進行匹配,從而轉換成手機號碼,堪稱“拓客神器”。

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車后,升級版的騷擾電話無疑是“社會毒瘤”。據(jù)《*》報道,2019年1月到11月,全美國手機用戶總共接到了540億通由電話機器人撥打的騷擾電話。僅11月一個月就有57億通,平均每個美國人在這一個月里要接到17通。

AI騷擾電話雖然目前智能程度并不高,但同樣存在經(jīng)濟安全隱患。

根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2019年3月,犯罪分子通過商業(yè)化的人工智能語音生成軟件,成功模仿并冒充一家英國能源公司的德國母公司CEO,來欺騙其多位同事和合作伙伴,一天內(nèi)多次詐騙并轉移資金,使得該公司損失22萬歐元。

2019年9月,犯罪分子使用語音克隆軟件對英國一家能源公司高管的聲音進行模仿。該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在接聽詐騙電話后,將24萬美元匯入了一個匈牙利賬戶。目前,該罪犯仍未被抓獲。

根據(jù)外媒報道,2019年機器人詐騙電話給美國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已經(jīng)達到了2.852億美元。利用AI語音技術,詐騙電話、騷擾電話等行業(yè)頑疾愈發(fā)難以根治。不過,技術可以對抗技術,技術也可以監(jiān)管技術,那么能否用AI來防治AI騷擾電話的蔓延呢?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AI技術能否治理AI騷擾電話“亂象”?

對于騷擾電話這類社會亂象,最常用的手段是從立法、監(jiān)管的層面入手。

早在2018年7月,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等13部門就已經(jīng)聯(lián)合印發(fā)《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同年11月,工信部又公布了《關于推進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對騷擾電話產(chǎn)業(yè)問題重錘整治。

在美國,關于騷擾電話的監(jiān)管立法甚至已經(jīng)深入到機器人呼叫這一層面。

2020年12月,《電話機器人濫用刑事執(zhí)法和威懾法案》(The Telephone Robocall Abuse Criminal Enforcement and Deterrence Act),簡稱《TRACED法案》,成為美國史上第一部聯(lián)邦反機器人呼叫法。

該法律主要擴大了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FCC)對非法機器人電話案件的處理權力,提高了對非法機器人電話從業(yè)者的處罰力度,并且要求美國所有主要電信運營商都通過相關技術加強對非法機器人電話的識別和攔截能力。

不過重罰只是一種威懾,僅靠法律條款約束并不是萬能的。2016年就有一名男子因用AI打了9600萬通騷擾電話,被罰款1.2億美元。但結果是,2018年美國發(fā)生的AI騷擾電話仍比2017年增長了46%。

因此想要從根本上杜絕這一現(xiàn)象,除了在監(jiān)管上的完善,技術上同樣需要跟進。事實上,已經(jīng)有一些公司開始涉足這一行業(yè)。

首當其沖的必然是與電話這一媒介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運營商們。2019年12月12日,百度智能云與中國電信旗下的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舉行體驗發(fā)布會,雙方聯(lián)合打造出可以代替用戶接聽電話,將來電意圖以語音和文字方式反饋給用戶的“天翼智能小百通”。

“天翼智能小百通”可以與來電方進行多輪對話,了解對方來電意圖,將應答結果實時通過短信或微信推送給用戶,并定期形成報告,有效地減少用戶被騷擾的概率。

今年一月,聯(lián)通宣布推出“沃留言”(AI助理)服務,在代接聽功能中,沃留言”可自動根據(jù)通話內(nèi)容判斷該通話是否為騷擾電話,進而決定是拒接還是與之對話,這樣便免于用戶被房產(chǎn)中介、貸款理財、廣告推銷等人員騷擾。

在聯(lián)通、電信等運營商后,緊隨其后的便是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

2019年三一五晚會之后,阿里AI實驗室推出了一款名為“二哈”的AI工具,目的就是應對騷擾電話。通過阿里公布的演示視頻來看,當一名推銷貸款的女推銷員接入電話后,1分鐘時間內(nèi),“二哈”不但對答如流,甚至化被動為主動,反向咨詢“北京能不能貸款”、“最多能貸多少錢”,全程中女推銷員絲毫沒有察覺到與自己通話的是一個機器人。

同年五月,科大訊飛針對騷擾電話推出訊飛來電這一AI智能電話代接機器人,其利用科大訊飛積累多年的NLP(語言理解)、ASR(語音識別)、TTS(文字轉語音)等技術實現(xiàn)了人機交流自然無障礙,意圖識別準確,可以幫助用戶解決電話漏接、電話騷擾的問題。

不過這些AI工具想要推廣仍有一些難度,一方面,手機安全App競爭原本就比較激烈,據(jù)易觀千帆指數(shù)顯示,在手機安全市場,騰訊手機管家、360手機衛(wèi)士穩(wěn)定占據(jù)榜首,遠遠甩開第三名。這些新的入局者想要擁有更高的話語權還需要從其他方面入手,比如與運營商合作或采用To B的形式。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很多電話機器人通過關鍵詞來判斷下一步對話,這一機制容易導致答非所問,不知所云,所以部分產(chǎn)品在技術上還需要打磨。

因此,在立法的跟進和技術的完善之后,普通人還是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盡量不接來路不明的電話;少注冊、不注冊需求不高的網(wǎng)絡賬號;少填寫、不填寫不必要的個人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源上杜絕貪婪的心理,時刻保持警醒、提高警惕、提高個人防范意識。

總而言之,治理AI騷擾電話的產(chǎn)品已陸續(xù)出現(xiàn),AI制造的問題正在由AI解決。在“智能相對論”看來,科技沒有善惡之分,雖然AI騷擾電話給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困擾,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一味去抵制所有的AI技術,秉持寬容的態(tài)度,科技或許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深挖智能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內(nèi)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產(chǎn)業(yè)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yī)療、機器人、物聯(lián)網(wǎng)、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fā)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haotui.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創(chuàng)業(yè)項目推薦

    相關文章

    • 對話李軍:人工智能是“第五范式革命”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主辦方之一,歐美同學基金會理事長李軍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在采訪中,李軍認為IAEPC不僅是一場“冠軍中的冠軍”對決,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線下交流盛會。大賽“史無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匯聚香港,更加推動和普

    • 對話施韓原與杜瑜皓:與參賽選手一起改變世界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大賽發(fā)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員會負責人,施韓原與杜瑜皓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裁判委員會主席施韓原分享了此次大賽的亮點,IAEPC首次引入創(chuàng)新賽道,探索選手如何與AI合作進行答題。裁判委員會副主席杜瑜皓認為,選手最終目標并

    • 吳林林專訪IAEPC冠軍:與全球參賽者交流是最重要的一課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賽冠軍選手之一。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選手認為與來自全球的參賽者交流是自己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在科技與AI之前,選手們可以平等、開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訪實錄(有刪節(jié)):吳林林

    • 吳林林專訪黃錦輝:年輕人要像懂中文一樣懂A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會嘉賓: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IAEPC聯(lián)合發(fā)起人黃錦輝先生。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黃錦輝教授勉勵年輕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語一樣懂AI,

    • 本以為DeepSeek天下無敵了,沒想到Manus更猛

      昨天新出了一個AI,據(jù)說比DeepSeek還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經(jīng)有10萬人在排隊申請Manus邀請碼了,而且它邀請碼已經(jīng)炒到10萬了。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90后畢業(yè)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體產(chǎn)品出現(xiàn)了,名叫Manus

      標簽:
      ai智能
    • 別讓DeepSeek成了造謠者的“白手套”

      謠言肆虐,擦亮眼睛

    • 庫克已納投名狀:蘋果AI沒得選,只能選百度

      蘋果16弄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專門給中國人用的,準備用百度的AI,還要交錢。第二個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臺灣、香港、澳門都可以用。以后都這樣了。好,問題就出在這,蘋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現(xiàn)問題了,新聞連起來看,才能明白其中含義。新聞一:蘋果正在和騰訊、字節(jié)初步接洽,考慮將二者的AI模型

    • AI加速時代的“進度條”,我們撥動了百分之幾?

      “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轉變,這一切給人類歷史帶來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奇點。我們曾經(jīng)熟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陌生。”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依曼曾這樣說到。

      標簽:
      ai智能
    • AI視頻賽道,要變天了

      “毀滅你,與你何干?”,這是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里用來形容人類與三體人之間的戰(zhàn)爭的一句話。

      標簽:
      ai智能
    • “創(chuàng)造市場”與“算法進化”,中美AI競速的岔路口

      “人工智能的商業(yè)模式,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市場,而非一個算法”。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觀點。而當前的全球AI市場,占據(jù)主導地位的中美雙方,卻也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技術路徑,前者執(zhí)著于前沿技術的探索,后者則發(fā)力應用優(yōu)化和商業(yè)化落地。南轅北轍的兩個方向,或許已經(jīng)無法直接進行排位先后、優(yōu)

      標簽:
      ai智能

    熱門排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