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報道了一則“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的內容,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在新聞中,有科研人員用一個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安全測試,結果是“假臉”成功地通過臉部識別系統(tǒng),解鎖了手機。
盡管測試前提是科研人員通過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多次調節(jié)后,才成功解鎖手機,但結果仍舊讓很多人不寒而栗、細思極恐。
與此同時,另一則“民科”制作人臉模型成功實現(xiàn)掃臉支付車票的視頻,也在網(wǎng)上流傳甚廣。更有網(wǎng)友在微博#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話題下評論,看到了以上報道和視頻之后,馬上去給手機設置了密碼解鎖、圖形解鎖的安全驗證方式,希望借此增加手機以及支付應用的安全系數(shù)。
那么,面具代替人臉解鎖手機,甚至實現(xiàn)掃臉支付是否切實存在?普通人是否就能夠“造臉”過關?
千元就可打印逼真人臉模型
想要知道面具可否代替人臉解鎖手機、刷臉支付之前,先要了解普通人是否可以制作出一個逼真的人臉面具或模型。
在網(wǎng)上搜索“人臉面具”一詞,懂懂筆記找到了多家聲稱可以制作“人臉模型”、“人臉蠟像”的商家。這幾個電商商家表示,其所制作的人臉面具、人臉蠟像,材質都為硅膠,而制作的方式為3D打印。
“你要把制作的人臉圖片先發(fā)給我,店里的技術人員評估之后OK了,你就可以下單打印了。”對方表示,3D打印人臉模型、人臉蠟像甚至可以由買家自行選擇比例,一位商家解釋說:目前可打印的比例有1:12、1:6、1:2、1:1等規(guī)格。
最常用且基本能夠還原照片人物臉部細節(jié)的比例,為1:6。即正常人臉尺寸的六分之一(半個手掌大?。6c商家在溝通的過程中,對方還向懂懂筆記展示了好幾款3D打印人臉模型的實例。
盡管仍看得出是硅膠制品,但與真實的照片對比,模型人臉的細節(jié)可以說相當逼真了。而且商家還強調,3D打印人臉模型的逼真程度,還取決于買家所提供的照片精細程度。
“一般而言,給一張正面標準照,即可打印模型。如證件照,光線色彩都正常的話。”也就是說,買家提供的照片細節(jié)越豐富,打印的模型越逼真(通過3D人臉生成軟件)。如果可以提供人臉正面、側面的照片,甚至可以很快打印出整個臉部的細節(jié)。
此外商家還透露,即便買家提供的并非標準正面照,而是生活照、自拍照,店里的技術人員也能通過技術調整、建模,打印出較高還原度的模型,只不過收費會高一些,“還是能看出是照片里的人,但臉部細節(jié)就沒有那么精細了。
民科人臉測試視頻截圖
以比例1:6的的人臉模型為例,買家提供標準人臉正面照或正、側面照片的話,收費為1000元;如果只提供生活照、自拍照,甚至是有美顏濾鏡的照片作為模板,收費就要1500元。
“比例越大,價格也越高。如果是1:1的人臉模型,價格大概要4000元。”顯然,即使通過3D打印制作一個逼真的全比例人臉模型,成本也不算太高。懂懂筆記發(fā)現(xiàn),這些商家的3D打印人臉模型商品頁面,顯示月銷量高達千單。
至于這么多買家打印3D人臉模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就耐人尋味了……
經(jīng)過一番刨根問底,商家依舊含糊其辭,稱不會過問買家的用途。他私下猜測,買家打印仿真人臉模型通常是為了送禮,此外想不到會有其它的作用。
那么,在商家眼里只能當作禮品、收藏擺設的3D打印硅膠人臉模型,是否可用于解鎖手機甚至是掃臉支付呢?
模型有一定幾率代替“人臉”
“微縮的硅膠(人臉)模型肯定沒戲,如果是等大的精細度高的,有一定幾率可以(解鎖手機)。”
余桐(化名)所在的創(chuàng)企,目前一直從事3D打印技術研發(fā)。他告訴懂懂筆記,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jīng)相當先進了,只要合理建模,就可以打印出極其精細的3D模型,材料包括樹脂、硅膠以及金屬。
但談及網(wǎng)上如此多電商商家做打印服務,提供各種比例硅膠人臉模型,是否可以用于解鎖手機、掃臉支付時,余桐斬釘截鐵地表示“可能性非常低”。他解釋道,目前電商商家所擁有的3D打印機,與專業(yè)的設備相比精度不算高,打印出的產(chǎn)品充其量是“玩具”。
“如果這樣的設備打印出來的模型,竟然可以解鎖手機,未免也太小看那些算法研發(fā)工程師了。”他強調,即使排除商家打印的“玩具”精度低的問題,微縮版的模型在建模過程當中,也會出現(xiàn)部分人臉細節(jié)缺失的現(xiàn)象。
近期,他和同事曾做過幾組實驗,只有通過3D打印出等大的硅膠人臉模型,才有一定幾率可以解鎖一臺運用“2D人臉采集識別技術”的智能手機。如果想要解鎖一臺算法更智能的高端智能手機,還要在建模時調整人臉細節(jié)。
“其實一張圖片就可以打印3D人臉模型是沒有錯的,軟件是通過識別人臉照片的光影判斷輪廓的深淺細節(jié),從而實現(xiàn)建模。”余桐解釋,受照片拍攝環(huán)境因素影響,軟件識別輪廓深淺細節(jié)時必定會有偏差。因此,會導致3D打印出來的人臉模型,看著很像本人,但瞞不過智能人臉識別算法。
“要欺騙采集設備和算法,就要人為地介入調整模型,比對照片修正模型輪廓的深淺,只有這樣,打印出的3D硅膠人臉才有一定幾率騙過2D識別軟件。”
如果要想“通關”3D光結構的智能手機、掃臉收銀設備,那么在模型打印前,需要更加全面、專業(yè)的采集圖像,甚至要通過給打印出來的3D硅膠模型植入仿真毛發(fā),讓模型更顯逼真。
“3D光結構技術很強了吧?其實它的原理也是采集面部輪廓的特點作為識別特征,只要精細地調整模型輪廓特征點,理論上是可以通過識別系統(tǒng)的,只不過這就要花費大量精力了,費用也很高。”
盡管余桐并未成功利用3D打印的人臉模型,解鎖那些配備3D光結構識別系統(tǒng)的智能設備。但他查閱部分資料后發(fā)現(xiàn),配備了3D光結構的設備由于要為識別結果預留一定閾值(以便適應復雜環(huán)境和提升用戶體驗),確實不可能做到極致的精確、嚴苛。
或許,這意味著在高精度3D打印技術面前,用戶手機里的信息、支付應用里的錢財,還是有一定幾率被盜刷?
用戶“錢包”目前較為安全
實際上,相比3D打印硅膠人臉模型,想要得到一張真人照片成本更低。
近日,央視新聞報道“花費2元在網(wǎng)上可購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5000張人臉照片價格不到十元”的新聞,除了人臉照片之外,新聞中的商家還有各種真人生活照、自拍照可供挑選購買。
那么,如此易得廉價的人臉照片,是否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借助3D打印制作人臉模型,最終用于盜取用戶手機的資料,甚至是眾多支付應用中的錢款?
余桐對此的看法是,理論上有可能,但是實際操作的可能不大。
盡管3D打印的硅膠人臉模型,理論上有一定幾率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設備的驗證,作為“模板”的人臉照片也很容易得到,但打印一款有一定幾率通過手機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模型,成本非常高。
“我說過,網(wǎng)上做的微縮人臉,是不可能通過識別的,想用3D打印出來更真實的硅膠人臉,需投入的成本起碼在八千元以上。”至于電視新聞中專家用于測試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面具,網(wǎng)傳“民科”視頻使用的硅膠人臉,他認為規(guī)格應該在15000元左右。
因此,他相信很少有普通人會為了很低的人臉識別成功率,去盜取用戶手機信息或“闖關”成功率更低的刷臉支付,畢竟這要投入不菲的成本,打印、制作這樣一款硅膠人臉面具要上萬元,“除非要盜取很大的資金,不然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
一位曾在深圳某科技企業(yè)從事人臉識別采集終端研發(fā)工作的資深人士也告訴懂懂筆記,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未來3D打印的人臉模型通過部分人臉識別設備并不稀奇,但這并不意味著目前硅膠人臉會輕易突破手機、支付應用的安全防線。
“成本是一方面,目前手機、支付設備的安全門檻也在提高,即便是一臺千元機,人臉識別系統(tǒng)也不像以前那么傻,也會通過識別當前環(huán)境光線在人臉上的不同變化,以及用戶的臉部動作,判定是否為真人。”
至于刷臉支付,相關設備內的算法也有更嚴苛的要求,甚至會采取輔助驗證的方式確保安全。例如在便利店掃臉,首次使用會彈出相應的提示,要求用戶輸入手機號碼或驗證碼,手機掃臉支付也會先驗證是否為用戶常用的設備。
上述人士強調,商超的自動結算設備甚至會采用更高級的3D光結構,以準確采集用戶的臉部輪廓,大大地降低“面具”蒙混過關的幾率,“當然說完全杜絕那太絕對了,但基本上是妥當?shù)?,更何況刷臉支付有限額,也能確保資金安全。”
至于未來的技術發(fā)展,他也提出了新的擔憂: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fā)展,人臉采集設備以及算法都會更加先進,設備終端可采集到的的人臉數(shù)據(jù)也會更加詳細,“最關鍵的是一旦企業(yè)的用戶數(shù)據(jù)發(fā)生泄露,或是企業(yè)內部出現(xiàn)“內鬼”,所造成的后果才是真正不堪設想的。”
【結束語】
可以說,科技的發(fā)展始終是一把雙刃劍,當高端3D打印硅膠人臉具備一定幾率通過識別系統(tǒng)的苗頭出現(xiàn),就意味著提供相關服務的企業(yè)必須嚴控安全關,除了優(yōu)化人臉識別的算法,升級采集設備的水平,更要在企業(yè)內部“信息安全管理”上面下真功夫。
也只有這樣,用戶才能安心地刷臉、曬自拍、發(fā)朋友圈,畢竟這種行為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日常習慣。
本文來自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N8ALOJJZZ5mqgh41ImD1g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