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互聯(lián)網 >  正文

獨角獸掀起A/H上市潮,如何看待它們的港A折溢價問題?

 2020-08-01 12:52  來源: A5用戶投稿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文|易牟

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近日,有人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今年來,港A兩地都很爭氣,科創(chuàng)板也對二次上市敞開懷抱,以螞蟻金服為首的一些超級大獨角獸,甚至在港A兩地同步上市,在可見的未來,效仿的公司肯定也更多。

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直以來,港A兩地的股票一直面臨著嚴重的折溢價問題,那些即將兩地上市的新興科技公司,是否會有所不同?又將如何面對?

港A折溢價,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

港A兩地的折溢價,一直非常嚴重,也是老韭菜從資本市場套利的一大參考指標。

理論上來說,同一個公司如果A股價格低于H股價格,則A股具有估值優(yōu)勢,若A股價格高于H股價格,則A股的有估值較高的嫌疑。在現(xiàn)實中,大部分H+A的股票中,香港市場都要相比于A股折價,或者說內地A股市場獲得了溢價。

二十幾年來,港股聚集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H+A公司,它們以傳統(tǒng)領域的企業(yè)居多,同時國企標簽也非常濃厚。

根據(jù)wind數(shù)據(jù),截止到7月30日A/H兩地上市的股票一共123只股票,市值達15.7萬億港元,占港股總市值的25.7%,其中不乏“四大行”“三桶油”“四大保險”這樣的大龍頭。

先來看A/H股溢價率。根據(jù)計算公式,A/H股溢價 =A股(人民幣元)/H股的匯率后的價位(H股,港元)。在個股之外,還有一個恒生AH溢價指數(shù),指數(shù)越高,代表A股相對H股越貴(溢價越高),反之,指數(shù)越低代表A股相對H股越便宜。

過去十幾年,AH股溢價平均指數(shù)在100-120之間,國內牛市時候,溢價指數(shù)可達140以上,因為A股波動更大一些,容易短期暴漲,熊市的時候,溢價指數(shù)甚至低于100。

截止到7月30日,AH溢價平均指數(shù)為133,在牛市線附近徘徊。根據(jù)wind數(shù)據(jù)顯示,128只A/H股中,全部相對于港股折價,這也間接說明A股已經不再便宜。

那么, 這種價差是怎么形成的呢?

最基本的股價定價模型告訴我們,股票的價值等于公司未來的現(xiàn)金流在當前的貼現(xiàn)。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股價決定因素是企業(yè)的盈利(分子)和折現(xiàn)率(分母)。作為分母的折現(xiàn)率包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前者主要由本國央行視經濟情況而定,后者主要由投資者結構決定,受到情緒的一定影響。

從定價模型出發(fā),A/H兩地上市公司是相同的,企業(yè)盈利也一樣,所以價差就來自于折現(xiàn)率。

由于港元與美元是聯(lián)動體系,匯率恒定在7.75~7.8之間,美聯(lián)儲又長期保持低利率水平,導致香港的利率水平也非常低。而內地金融市場無風險利率由央行決定,無風險利率長期高于香港。所以按道理,A股應該對港股折價。但事實并非如此,反而是A股長期相對于港股溢價,港股通之后,這種現(xiàn)象“變本加厲”。

這說明,A/H股折溢價的決定性因素,并不是利率水平決定的,而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的背后,估值體系存在根本差異

首先,內地市場以散戶為主,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內地市場的投資者偏愛小盤股或成長股,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偏愛大盤藍籌,所以流動性主要聚集在大盤股上。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那些溢價率低的都是一些大盤股。

舉個例子,在全部的128只A/H股票中,溢價率最高的是洛陽玻璃,港股價格為每股2.7港元,市值15.3億港元。它在A股的價格則是15.3元人民幣,市值達到84.6億人民幣,溢價率高達508%。

再看大盤股,溢價率最低的是中國平安,僅僅只有2.79%,說明港股和A股的價差極小,在近期的波動中甚至一度A股相對于港股還要折價。

造成的現(xiàn)象就是,雖然AH股溢價平均指數(shù)為133,但是128只A/H股的平均溢價為118,也直接說明折溢價的兩極分化嚴重。

其次,海外投資者購買A/H股的時候,更多的將其視為投資內地資產的一種替代 ,在投資同類公司的時候自然也容易與全球同類公司的估值做比較,而內地市場由于同類標的有限,可對比的空間很小,所以更受貨幣政策和情緒驅動。

不僅如此,海外投資者在給同類公司做估值的時候,不僅會考慮其股權價值,還會考慮債券風險,由于內地公司的杠桿率普遍不高,所以對應的ROE也就會低很多。

以地產公司為例,海內外投資者都以NVA(資產凈值)估值方法來對內房股定價,但是海外投資者會更看重中國房地產整體的系統(tǒng)性風險,更傾向于確定性更高的盈利和現(xiàn)金流,然后折價重估,A股則不然。在內房股轉型的時候,國內投資者更關注估值是否提升,而海外投資者更關注轉型資金占用對于杠桿率(凈負債率)的影響以及轉型帶來的風險。

另一方面,由于A股的環(huán)境問題,A股股價更多反應盈利預期,港股股價更多反應內生價值。 A股投資者對行業(yè)層面的景氣拐點、行業(yè)政策的盈利預期,包括對個股重組、并購等重大事項的盈利預期,一旦有利好或利空信息,A股投資者往往反應更加迅速,股價波動更為強烈。而港股,投資者更看重利好落實到盈利。

顯而易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港股上市的公司會特別注重對公司內在指標的宣傳,將每年的業(yè)績會和股東大會安排在香港,就是為了迎合海外投資者的風格和習慣。

所以,綜合一系列對比,我們明白了港股市場相對于A股折價的原理,也明白了折溢價對于一個A/H兩地上市公司的影響。那么,這種情況有發(fā)生了過什么變化?對即將到來的科技股有什么影響呢?

新興科技股能打破折溢價的煩惱嗎?

在這里,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如何定義一個新興科技股的概念,以及我們的研究對象。

2018年以前,港股的科技屬性十分薄弱,傳統(tǒng)行業(yè)如金融、地產、資源型產業(yè),它們的估值普遍較保守,這也使得它成了全球主要市場中的估值“洼地”。

2018年之后,小米、美團、同程藝龍、閱文、百濟神州、阿里、網易、京東等一大批新興科技公司登陸港股,改變了它的結構,疊加港股通的活躍,于是港股新興科技公司的估值邏輯也發(fā)生了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兩地上市的愿望并不一致。對于大公司(或獨角獸)來說,由于融資和股東結構等方面的要求,會主動H+A兩地上市,而對于小獨角獸來說,A股已經能夠足夠消化,去香港上市反而攤薄了公司的價格,分析的價值不大。

由于新興科技股H+A兩地上市的趨勢才剛剛打開,我們可以參考的標的并不多,近期回A上市的中芯國際應該最接近。

我們可以看到,從宣布回A上市之后,中芯國際的H股價格就一路走高,登陸A股后估值更是高得嚇人,截止7月29日,中芯國際(0981.HK)以港股價格計算的話,總市值2097億港元,而A股(688981.SH)計價市值則達到5629億元人民幣,AH折溢價率達到了193%。

這主要是,內地科創(chuàng)板的投資氛圍與港股市場迥異,即便是中芯國際的H股價格被內地投資者拉高了,仍然與科創(chuàng)板存在不少價差。

根據(jù)上交所數(shù)據(jù),截止7月28日,科創(chuàng)板140只股票中市盈率(PE,TTM)超過100倍的達到60只,平均市盈率為99.1倍,而主板僅僅為14.77倍。

由此可見,科創(chuàng)板相比于A股主板存在巨大溢價,比港股的溢價就更高。

但是,“螳螂財經”以為,這并不代表如螞蟻金服,或者是滴滴等這種大獨角獸也能享受到這一波紅利。

前面我們就說了,不同行業(yè)的折價水平不盡相同,市值越大的公司折價水平越低,A股和港股兩地市場中,龍頭股的風險溢價和流動性差異并不十分明顯。

從這一方面來推導,未來如螞蟻金服在A/H兩地上市之后,肯定會有A股溢價問題,但是我們正常來看,排除中芯國際這種情緒炒作加上打新的公司,其實中外對于科技股的估值體系是差不多的。

從阿里、京東、網易赴港二次上市來看,美股與港股的估值差距正在縮小,反應出來的差異更多是由于不同交易時差,所導致出來的當日盤中波動所致。

今天,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漸與國際接軌,陸港通與QFII的擴大正在逐步改變A股的投資邏輯,伴隨著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制的施行,當A股標的的優(yōu)勝劣汰加速,中外的估值邏輯會逐漸出現(xiàn)接軌。

至于科創(chuàng)板的普遍高估,這與科技股特性有關,中外主要市場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舉個例子,1990~2000年,思科的股價漲了750倍,微軟在1993~1999年上漲了18倍,科技股對消息敏感,爆發(fā)性強,易泡沫化,同時也容易大起大落,即使是科技類的龍頭公司也一樣,壓根不看短期盈利指標,在2001年互聯(lián)網泡沫期間,大起大落的公司比比皆是。

從這一點看,并不是A股的投資者炒作,估值體系與境外主流市場不同,確確實實全球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歷來如此,或許與氣氛有關,但深層次的原因中,高估值對于科創(chuàng)板來說并不奇怪,在情理之中。

所以,未來A/H兩地上市的新興科技股越來越多,而龍頭的折溢價問題也將逐步收斂。

當然,僅僅是靠投資邏輯的改變,來收斂折溢價問題是遠遠不夠的不夠的,隨著A/H兩地上市的新興科技公司增加,更深層次定價權也是推動港股折溢價的一大主要原因。

一直以來,H股定價權存在天然缺陷,由于港幣是非主權貨幣,所以匯率風險、市場風險都在港股中得到體現(xiàn),國際投資者通過控制定價權(路演、認購、分銷等等),攥取了巨大的利益,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各大銀行等,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在香港IPO,簡直就像是利益輸送。

但是沒辦法,由于定價權被握在外資手里,在2015年中國中車首次采取A+H以前,內地企業(yè)兩地上市都是采取的“先H后A”的H+A模式。

因為“A+H”與“H+A”是明顯不同的,甚至“A+H”比“H+A”要難得多。

因為A股相對于H股溢價,所以通常情況下,同樣一只股票在A股的發(fā)行價要比H股的發(fā)行價高。先H后A能明顯增厚H股股東的權益,而不損害H股股東的利益,所以“H+A”是最沒有阻力、最容易實現(xiàn)的。

相反,“A+H”和“同步發(fā)售”就不一樣了。

如果是“A+H”的話,就存在一個對A股股東利益損害的問題,容易遭到A股股東抵制,甚至是影響到管理層對“A+H”發(fā)股的審批,中興通訊第一次提出“A+H”時就以失敗而告終,就是一個前車之鑒。

“同步發(fā)售”也比較特殊,由于同次發(fā)行的新股發(fā)行價格必須保持一致,如果以A股發(fā)行價為依據(jù),H股投資者難以接受,而如果以H股發(fā)行價為依據(jù),A股投資者當然樂意,但上市公司又將少得一部分A股發(fā)行的溢價融資額,上市公司自己又不樂意。

螞蟻金服就適用于這一種情況,由于A+H兩地同步上市,也注定它要放棄一部分可溢價的融資額。

根據(jù)市場推測,未來滴滴和攜程,甚至是有意回港回A的拼多多和百度等都要面臨這一問題。但是,它們又將不得不做。

以當初發(fā)行H股或者紅籌股為例,一為收集外匯,二為在東亞金融危機后扶持香港市場,三因A股市場容量過小,只能在“大局”之下行無奈之事。

今天,企業(yè)去港股上市無非也三個原因,一個是換外匯,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利于后續(xù)融資,三是A股體量沒辦法充分籌資。

對于我們A股的投資者而言,由于我們對公司了解,信息透明,風險溢價的降低將成為驅動港股中期上漲最核心的因素,在折溢價收斂的同時,也是我們一次可以把握到的機遇,未來越來越多的A股投資者可以利用港股通等渠道配置具有估值優(yōu)勢和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zhí)砑游⑿牛簍anglangcaijing01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chuàng)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yè)(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qū)塊鏈等領域。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